新聞中心 |產業園區
國家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文章來源: 添加人: 更新時間:2015-04-27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河南省唯一的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鄭州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和重點產業園區,外資企業、工業企業和出口加工企業的聚集地。鄭州經開區成立于1993年4月,規劃面積12.49平方公里,2000年2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隨著形勢的發展,鄭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對我區的區劃進行了調整,對周邊26個行政村實行托管。2009年8月,鄭州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確定將新規劃的國際物流園區統一交由經開區開發建設,至此經開區規劃控制面積達到137平方公里,區內常住人口、產業工人及從業人員10萬人。
近年來,鄭州經開區深入實施“工業立區、科技興區”發展戰略,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培育發展“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裝備制造、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現代物流”五大支柱產業,緊緊抓好一批重大產業基地和重大工業項目建設,以重大項目帶動區域經濟大發展。為加快招商引資步伐,我們著力打造“五大平臺”。依托河南鄭州出口加工區、河南省公共保稅中心,建立了對外開放平臺;依托河南留學人員創業園、鄭州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建立了科技孵化平臺;依托信息產業園、汽車工業園、臺商工業園、日本中小企業工業園,建立了產業聚集平臺;依托百度河南、天樂動漫等新興產業,建立了承接現代服務業平臺;依托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了自主創新平臺。
目前,我區基礎設施覆蓋面積41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超過50億元。全區已聚集各類工業企業近2000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198家,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17家在經開區投資建廠。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8家,各級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工程中心36個,經過16年的開發建設,已經初步建成了一個主導產業突出、基礎設施配套、聚集功能顯著的工業新城區。
伴隨著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全面實施,我區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我區將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便利快捷的交通網絡、專業齊全的人才資源、便捷高效的服務體系、清新宜人的生活環境,為海內外客商提供更加有力的全方位全過程支持。
二、發展優勢
(一)交通便捷,區位優越。我區地處中原腹地鄭州,是全國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在此交匯。經濟開發區南距鄭州國際航空港22公里,北距鄭州公路物流中心1.5公里,西距國家一類鐵路口岸鄭州鐵路東站2公里、公路貨運中心站1.5公里,鐵道部規劃建設的鄭州鐵路集裝箱貨運中心站設立區內,建成后將與北京、上海、青島、廣州、西安、成都開通28對集裝箱列車,總貨運吞吐量1961萬噸。京珠高速、機場高速、310國道、107國道、環城快速路縱橫交錯,環繞開發區四周,構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從經開區出發,通過高速公路,3小時內可以抵達河南省所有重要城市。
(二)物流通暢,市場廣闊。2009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3300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89.1億元,比上年增長2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34.8億元,增長18.9%;地方財政總收入達到521.7億元,增長12.3%;利用域外資金609.3億元,增長40%;物流樞紐建設不斷加快,編制了《鄭州國際物流中心戰略規劃》,努力打造中西部領先的綜合內陸無水港、重要的航空貨運基地、輻射全國的區域分撥中心;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場站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順利竣工,國家干線公路物流港、河南進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B型)等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從經開區出發,1小時內可抵達所有周邊城市,3小時內可以抵達河南省所有重要城市;以500公里為半徑的8小時貨運范圍可以輻射中部市場3.6億人口;以1000公里為半徑的12小時貨運范圍可以輻射全國大部分市場7.9億人口。
(三)環境優美,功能齊全。轄區內環境宜人,配套功能齊全,擁有綠地總面積達50萬平方米,全區綠地覆蓋率達38%。AAA級金鷺駝鳥生態園、金沙湖高爾夫球場、鄭州市網球中心、航海體育場、同樂公園、中心廣場、啟明廣場、大河國際飯店等設施可為投資者提供休閑、娛樂、健身和餐飲場所。今年上半年我區完成了東南部濱水地區城市設計方案國際征集活動,為今后城市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區教育、醫療機構完善,學校、醫院、大型超市等設施一應俱全,為入區外包企業職工及子女的入學、就醫、購物提供了一流服務。園區良好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可以滿足高端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對工作環境與生活品質的較高要求,有利于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四)成本低廉,人才充裕。鄭州市勞動力成本優勢突出,運營成本低廉。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鄭州市勞動力成本要低于200%以上,住房價格低于150%以上,土地價格低于60%以上,商務樓租金低于50%以上,水、電、氣、通信、交通低于30%以上。鄭州市人力資源豐富,現有科技機構3778個,科技人員40多萬人,科學家和工程師10多萬人。國家和河南省設立的機械研究所、27所、713所每年承擔數百項國家和省市重大科研任務,近百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海馬、日產、鄭煤機等大型企業擁有先進的機械裝備、完善的科研機構、優秀的科技人才和業務熟練的技術工人。依托省會39所高等院校、116所職業技術學院和技工學校,每年有近70萬名各類專業的畢業生可供投資企業選擇。國家有關高等院校定向培養國際服務外包專業人才,年培養能力2000人。
(五)設施完備,服務高效。目前,我區共修建道路80余公里,形成方格網狀路網;日供水能力達到20萬噸以上;日供氣能力為30萬立方;已建成5座110千伏變電站,總供電能力達到40萬千瓦;我區自建環保型燃氣熱源廠,供熱能力每小時達58蒸噸,近期還將建成一座供熱能力達每小時220蒸噸的工業蒸汽熱力站;通訊基礎設施覆蓋全區,具備30萬門程控電話裝機容量,國際互聯網出口帶寬為1000兆;區內建有鐵路專用線,已開通的9條公交線路通達市區,并在區內開通了公交環線,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道路、電力、通訊、供水、燃氣、供暖和交通網絡。政府職能服務部門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高效、透明、快捷的 “一站式” 服務,發達的金融體系為入區企業提供全天候的金融服務。
官方網站:http://www.zz-economy.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