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行業資訊
中汽聯擬在資陽市打造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
文章來源: 添加人: 更新時間:2025-05-28
2025年5月27日,中汽聯執行會長、中國汽車服務業委員會執行會長、中汽協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喬永鋒,中汽聯理事長、中汽聯科技集團總裁、中汽全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康洪波,新疆星海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建勇,中汽聯理事、中汽全聯(四川)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屈見福,新疆星海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睿曦,中汽聯行政負責人曹忠明,中汽聯四川公司規劃部經理楊世杰,中汽聯四川公司工程部經理王笑一行應資陽市政府邀請進行投資考察。

中汽聯一行在資陽臨空經濟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黃清林等領導的陪同下,考察了資陽臨空經濟區規劃館、孵化中心、資陽臨空智能制造產業園清泉片區和三草灣片區,對資陽市的市容市貌及臨空經濟區的產業規劃布局有了初步了解。

資陽市委常委、市國資委黨委書記鄭小清,資陽市委副秘書長趙懷明 ,資陽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主任張波,資陽市商務局黨組書記賴明,資陽市經濟合作外事局局長丁軼,資陽市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謙,資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蔡嶺,資陽市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夢寧,資陽臨空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黃清林,資陽臨空經濟區經濟和科技發展局局長李璐曦,資陽臨空經濟區經濟合作局局長王珊,資陽空港投資集團投融資高級經理龔帆,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總經理王倪,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副總經理唐有兵,臨空園區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鑫等領導親切接待中汽聯一行并舉行了座談會,雙方就在資陽投資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交換了意見,并就項目建設的可行性進行了充分探討。

資陽市委常委、市國資委黨委書記鄭小清,資陽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主任張波等領導詳細介紹了資陽市的有關情況,強調了市委市政府對汽車零部件產業等智能制造業的高度重視。經過雙方座談交流,一致認為在資陽臨空經濟區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有著明顯的優勢。
區位與交通優勢:資陽臨空經濟區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僅12公里,依托“五橫四縱”骨干路網(成資大道、軌道交通資陽線等),可快速對接成都整車企業(如一汽大眾、吉利沃爾沃)的供應鏈需求。此外,成渝高鐵、成資渝高速等交通干線覆蓋,形成“成渝半小時、機場10分鐘”通勤圈,滿足零部件“急貨走空運、普貨走陸運”的靈活物流需求。
產業基礎與供應鏈成熟度:資陽素有“西部車城”之稱,機車制造業出口占全國內燃機車出口量的50%,已形成覆蓋200余家企業的產業鏈,包括中車資陽機車、現代商用車等龍頭企業。臨空經濟區已建成清泉、三草灣智能制造產業園,標準化廠房面積超60萬㎡,為零部件企業提供“拎包入駐”條件。

政策與平臺支撐:資陽保稅物流中心(B型)提供出口退稅、保稅倉儲等便利化政策,疊加臨空經濟區“土地價格補貼、企業所得稅減免”等專項政策。同時,成渝雙城經濟圈協同規劃明確資陽承接成都汽車產業外溢需求,已與成都400余家企業形成配套協作。
原材料與市場需求匹配:成渝地區2025年汽車零部件市場規模預計達3000億元(新能源汽車占比超40%),而資陽本地已布局氫燃料電池、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領域,與成都整車企業的協同需求形成互補。此外,川渝地區1.15億人口基數和超2000萬輛汽車保有量,為后市場消費提供長期潛力。

中汽聯一行認為資陽臨空經濟區憑借區位、產業、政策三重優勢,具備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的強競爭力。未來將圍繞新能源、智能化和國際化方向,成為成渝汽車產業鏈補鏈強鏈的核心節點,并有望躋身西部高端汽車零部件制造與出口基地前列。
中汽聯理事長、中汽聯科技集團總裁、中汽全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康洪波表示,中汽聯下一步將加強與資陽市政府及各部門保持溝通,盡快完善項目前期可研性報告,與西海實業攜手,爭取早日將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落地資陽。

據悉,資陽市地處成渝雙城經濟圈腹心,是四川唯一直接連接成都、重慶“雙核”的地級市,被譽為“成渝之心、巴蜀門戶”。這里以35000年前的“資陽人”頭骨化石和濛溪河遺址為文明起點,是“蜀人原鄉、三賢故里”,孕育了東周萇弘、西漢王褒、陳毅元帥等歷史名人。
文化底蘊深厚,安岳縣保存唐宋摩崖石刻10萬余尊,紫竹觀音被譽為“東方維納斯”,濛溪河遺址入選2023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陳毅故里是國家級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產業特色鮮明,中國牙谷集聚132家口腔企業,注冊產品317項,成為全球最大口腔裝備材料基地;軌道交通裝備出口占全國50%,星河動力民營火箭研發基地填補四川航天“有彈無箭”空白;安岳檸檬產量占全國80%以上,年出口超10萬噸,是“中國檸檬之鄉”。區位交通優越,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僅18公里,軌道交通資陽線日均客流超400萬人次,成渝高鐵、成達萬高鐵等構建“成渝半小時通勤圈”。能源資源富集,“安岳氣田”探明天然氣儲量1.45萬億立方米,占四川1/3,頁巖氣單井產量創全國紀錄。文旅活力迸發,依托“資陽資味”三大節會(小龍蝦美食節、樂至烤肉節、世界檸檬大會)和DNβ國際數字游民社區,打造“都市圈的休閑城市”,2024年文旅收入突破40億元。
這座兼具歷史縱深與現代動能的城市,正以“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的姿態,加速建設成都都市圈現代化產業新城。


